新闻资讯
聚集公司实时动态,发布千牧新鲜资讯,欢迎您的关注!
肠衣行业2025年创新与合作引领新发展
发布时间:
2025-09-18
全球肠衣市场正迎来工业化、功能化与可持续化的转型机遇,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积极布局未来赛道。
行业现状: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
2025年全球胶原蛋白肠衣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.33亿美元,到2032年有望增长至9.74亿美元,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为4.15%。
中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,2024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.42%,预计到2031年将提升至近一半(47.97%)。这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肠衣市场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。
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化特点。全球前五大厂商(包括Viscofan、Devro、中国神冠控股等)占据了超过75%的市场份额。其中,Viscofan以28.7%的市占率领先,Devro占22.1%,中国的神冠控股在全球市场占有18.6%的份额,在中国国内市场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(51.3%)。
技术演进:胶原蛋白肠衣的创新发展
胶原蛋白肠衣是以牛、猪真皮层胶原蛋白纤维为主要原料(牛皮占比82%,猪皮占15%),经过一系列精密工艺制成的可食用人造肠衣。
其生产工艺流程严谨:从原料预处理(脱脂、脱钙)、酸胀(pH2.5-3.0)、均质(压力200-300bar)、脱气(真空度-0.08MPa),到挤压成型(螺杆转速150-200rpm)、氨气中和(pH6.8-7.2),最后干燥(温度60-70℃)。
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均质工艺控制(纤维束细度≤5μm)、干燥曲线优化(水分含量≤12%)及自动化生产线集成(设备故障率≤0.5%)构成了行业的核心技术壁垒。
领先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:Viscofan的“双层共挤工艺”使肠衣透氧率降低40%;Devro的“UltraThin”系列肠衣厚度仅0.03mm;Fibran则通过“酶解交联技术”提升肠衣耐蒸煮性,应用于预制菜领域。
国际合作:中荷合作拓展猪副产品综合利用
2025年7月8日,千红制药与牧原集团合资建设的河南千牧生物制药项目正式投产。该项目占地290.32亩,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,主要生产肝素钠粗品、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钠系列原料药及制剂等相关产品。
在投产仪式上,河南千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荷兰CTH公司进行了CTH肠衣项目签约。这一合作旨在拓展猪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产业边界,通过引入欧洲先进技术与市场资源,推动南阳生物医药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。
牧原肉食总裁秦牧原表示,通过此次合作,双方“成功解决了猪小肠溯源性差、可信度低、品质不稳定、供应不稳定、物流成本高、交易成本高等行业难题”。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“让人的生命更加健康,让猪的生命更受尊重”的理念。
肝素钠市场:协同发展新机遇
肝素钠作为从猪小肠黏膜中提取的重要抗凝血药物,与肠衣产业形成了协同发展效应。2025年全球肝素钠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4.19亿美元,到2032年有望增长至53.20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.52%。
全球肝素钠市场呈现集中化特点,前五大制造商份额约为54%。欧洲是最大的市场,占55%的份额,中国和北美分别占22%和13%。低分子量肝素制剂占据了93%的应用份额。
中国企业正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关税政策变化,通过“区域制造中心+本地化生产”模式优化布局,加速开拓东南亚、中东、东欧、拉美等新兴市场。
未来趋势:可持续与智能化转型
肠衣行业正朝着功能化定制和可持续材料方向发展。Viscofan推出的“抗菌肠衣”(含溶菌酶涂层)可延长货架期30%;Devro研发的“海洋胶原蛋白肠衣”利用渔业废弃物提取原料,使碳足迹减少55%。
自动化生产也是重要趋势。神冠控股2024年部署的AI视觉检测系统,将产品缺陷率从0.8%降至0.2%。工业4.0改造可使单厂产能提升200%。
新兴应用领域正在拓展。植物基肉制品(如BeyondMeat、ImpossibleFoods)对胶原蛋白肠衣的需求年增15%,推动可降解复合膜研发。预制菜行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,带动即食型肠衣需求占比从2020年12%提升至2024年28%。
相关新闻